-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各题。
甲地: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乙地: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小题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地:对外开放



乙地:大城市扩散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
B.乙地区属于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 |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
读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江苏省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今后江苏省要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小题1】关于江苏省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
B.2001年,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同 |
C.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比较小 |
D.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 |
A.加大劳动力投入数量 |
B.减少资本投入 |
C.加强技术创新 |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江苏省2008年前三季度部分行业综合能耗增幅变动情况表。
材料二: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

(1)表中 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最明显,该行业在苏北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2)图中苏北、苏中和苏南同期耗能增幅变化的特点是 。苏北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血液,从“开源”的角度谈谈江苏的能源发展: 。
(4)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利条件?
材料一:江苏省2008年前三季度部分行业综合能耗增幅变动情况表。
指标名称 | 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 | 2008年前三季增幅(%) | 2007年前三季增幅(%) | 增幅同比升降百分点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 763.03 | 7.80 | 17.15 | -9.3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2 216.93 | 6.98 | 7.42 | -0.4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60.05 | 5.91 | 8.05 | -2.14 |
纺织业 | 624.78 | -0.50 | 14.34 | -14.8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28.32 | 14.98 | 16.44 | -1.46 |
石化、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259.89 | -8.40 | 3.75 | -12.15 |
材料二: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

(1)表中 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最明显,该行业在苏北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2)图中苏北、苏中和苏南同期耗能增幅变化的特点是 。苏北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血液,从“开源”的角度谈谈江苏的能源发展: 。
(4)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利条件?
读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江苏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
【小题2】图中曲线反映了( )

【小题1】图中表示江苏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B.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 |
C.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 |
D.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状况,上网搜集了下面的三组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大都市圈投资、出口、消费占GDP比重表(单位:%)。
材料二:三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和科技活动比较表。
材料三: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图甲

图乙
(1)三大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
(2)从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方式(投资、出口、消费)来看,外向型的是 ,内向型的是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三大都市圈受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3)三大都市圈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是 ,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是 。珠三角能够吸引我国巨大的流动人口的原因是 。
(4)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材料一:三大都市圈投资、出口、消费占GDP比重表(单位:%)。
都市圈 | 1987~1996年 | 1996~2006年 | | ||||||
投资额 | 出口额 | 消费额 | 投资额 | 出口额 | 消费额 | ||||
长三角都市圈 | 33.00 | 32.33 | 35.37 | 36.70 | 41.24 | 32.63 | |||
珠三角都市圈 | 30.10 | 92.94 | 36.08 | 29.88 | 95.35 | 33.50 | |||
京津冀都市圈 | 36.74 | 14.11 | 37.78 | 39.99 | 15.96 | 35.00 | |||
材料二:三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和科技活动比较表。
年份 | 京津冀 | 长三角 | 珠三角 | | | ||||||||||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 |||||||
2000 | 73.34 | 41.42 | — | 97.69 | 4.61 | — | 56.37 | 1.65 | — | ||||||
2005 | 177.07 | 27.56 | 14.63 | 228.17 | 9.61 | 22.07 | 166.85 | 5.08 | 40.57 | ||||||
材料三: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图甲

图乙
(1)三大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
(2)从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方式(投资、出口、消费)来看,外向型的是 ,内向型的是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三大都市圈受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
B.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 |
C.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 |
D.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
(4)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1】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小题2】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1】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A.制造加工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 |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
C.科学技术创新可带来更大的效益,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
D.江苏土地、住房租金低,劳动力资源丰富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较高的科技水平 |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下图反映了18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小题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小题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技术依托型 | B.劳动力依托型 |
C.市场导向型 | D.运输指向型 |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
【小题2】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工业化阶段 | 人均GDP(美元)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三产业比重 |
初期 | <2 000 | >20% | <80% |
中期 | >2 000 | <20% | 80%~90% |
后期 | >4 000 | <10% | >90% |
长江流域 | 3 350 | 9.71% | 90.29% |

【小题1】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
A.湖南、安徽、重庆 | B.四川、云南、江西 |
C.上海、浙江、江苏 | D.广西、湖北、云南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分工指数表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差异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小题2】表中数据说明环渤海地区
1997拄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天津 | | 0.688 | 0.653 | O.519 |
河北 | | | O.387 | 0.463 |
山东 | | | | 0.546 |
2001拄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437 | O.908 | O.938 | 0.753 |
天津 | | O.691 | 0.738 | 0.678 |
河北 | | | 0.519 | 0.530 |
山东 | | | | 0.728 |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差异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天津 | B.河北 |
C.山东 | D.辽宁 |
A.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B.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