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9 510.91亿元。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同比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 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 981.55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完成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年,深圳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10年生产总值中,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最多
C.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D.产业结构已经完全优化,应大力发展金融、物流、高科技企业
【小题2】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等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深圳目前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的格局,成为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结合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小题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B.资金
C.科技D.廉价劳动力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12分)
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明星”产品。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格外青睐,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位于大别山茶区的某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市场以中亚,中东地区为主,该企业希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
(3)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4】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B.20世纪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
C.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C.是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D.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B.越南C.菲律宾D.印度
【小题2】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水环境的执法力度
②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下列不是其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的是()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
C.科技水平较高D.资源能源丰富
【小题2】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土地的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正进行着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一系列的产业转移到苏北等地。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C.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D.与全国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侧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多做,则按作咎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所属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岛孤链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较低的是    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图示海域是世界上热带风暴潮最频发的地区,   其频发的季节是__量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
(4)我国加强南海岛礁建设,有何意义?
B.【旅游地理】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以西20千米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被旅游界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沙…南面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游人可以在这里观赏大漠风光,也可以眺望犹如绿龙的包兰铁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景区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_______ 性。与双狮山相比汉朝古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具有_______旅游价值。
(2)依据图中信息,列举沙坡头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
(3)读沙坡头游客构成图,简述其游客构成的特点和原因。
(4)请剥该地区旅游业可持续技展提出建议。
C.【环境保护】河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可吸附污染物井絮凝沉淀,从而净化水体。读“某河流水浊度季节变化曲线”图及“水中铜、铅含量与浊度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污染物的性质分,江水中铜、铅污染物属于_______污染,按污染物分,属于_______污染。
(2)依据材料简述水浊度与铜、铅含量的关系。
(3)该河流水中铜、铅等重金属污染最轻的季节是_______,并分析原因。
(4)简述水中锕、铅等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危害
D.【城乡规划】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囤”,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的形态属_______状。
(2)图中表示下列功能区的图例分别是(填序号):
拟建工业区_______,科技开发区_______,商业和住宅区_______。
(3)翻中人民商场布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
(4)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计划将重点环境整治区内的工厂搬迁到预留工业环境功能区,这样做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
(5)有专家建议,为了减轻该城市大气污染,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要重点拓宽西北一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的街道,其理由是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 | 难度:0.99
(题文)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