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长期以来,东北某城市形成了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单一重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出其弊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为此,该城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注:图中虚线框内为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之一。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2)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东北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某城市从单一的以煤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调整为煤产业与非煤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试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所示产业模式的优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图甲)和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甲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2)辽中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写出图丙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完成下面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

    ,乙    ,丙    ,丁    
(3)读图乙,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
(4)请分析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2北京高考)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1)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4.上海高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下题。
表1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现代服务业
609
金融
54
计算机制造
397
化工及相关产品
53
微电子及电器设备
198
制药业
40
现代通讯工程
123
食品及日用产品
35
 
表2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H国
61.00
13.49
世界平均
78.60
26.42
 

【小题1】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
A.技术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小题2】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
A.发展速度在减缓B.劳动力素质较高
C.金融业比重较小D.提供就业岗位多
【小题3】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4.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过去20多年来,广东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是( )
①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
②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
③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要地位
④属于集约型发展模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的措施是(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建设“绿色广东”,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个题。
年份
总人口(万)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 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 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29
3.23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后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后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后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小题2】对上题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都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实施该城市化战略,是针对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的   问题。( )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过分集中
C.特大型城市较少
D.小城镇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
【小题2】三大城市圈建设的意义有( )
①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 ②不利于跨江发展 ③苏南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④苏北地区发展劣势更加突出
⑤使苏中快速崛起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三大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比较,突出的优势有( )
A.劳动力成本低
B.矿产资源贫乏
C.对外联系便利
D.城市化水平高
【小题2】关于三大城市群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京九铁路纵贯三大城市群
B.均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C.中原城市群能源优势突出
D.长株潭城市群煤炭工业地位突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