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图甲)和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甲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2)辽中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写出图丙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完成下面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
甲
,乙
,丙
,丁
。
(3)读图乙,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
(4)请分析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3-09 07:3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小题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同类题2
下图为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河流域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构造
B.气候类型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分布
【小题2】图中该河干流段集中了整条河流91%的落差,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但影响其水能大量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落后,资金短缺
②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③季风显著,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少数民族聚集,移民难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
【小题3】澜沧江干流现有水电站建设对河流影响最大的是( )
A.流域面积
B.输沙总量
C.径流总量
D.落差大小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第四纪前该地处于下沉状态,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地壳抬升和沉积淤填,大湖逐渐消亡。现在,平原上仍是湿地遍布,江河漫流,成了大湖最后的眼泪。
白城西部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南迁越冬的中途站。但与传统意义的江南水乡不同,这里人们说的最多的是“怕旱”。为了应对“缺水”问题,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农业灌溉不同于传统的渠灌,而采取了节水井灌的方式。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2)对比江南水乡,解释为什么白城人“怕旱”?
(3)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当地生产活动,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同类题4
(环境保护)
水坝,曾被视为现代工程的壮举,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标志,如今,它们正在被拆除。截至2016年,美国境内拆除了超过1300座大坝,使辖区内的河流和渔场获得了重生。其中大部分是小型或无法进行水力发电的水坝。这些拆除项目折射出了美国人对待河流态度的巨大转变,河流的作用不再只是水力发电、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工具。
分析美国拆除这些水坝可能的原因。
同类题5
读乌江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乌江流域()
A.地势起伏小,地形以平原为主
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C.河流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
D.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均较丰富
【小题2】开发乌江流域应()
A.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B.大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种植业的比重
C.大力发展旅游业,将第三产业打造成主导产业
D.在中上游退耕还牧,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3】乌江流域植树造林,其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