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下图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

(1)请简述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沿海产业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下图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

(1)请简述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沿海产业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 ( )
E.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 ( )
A.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
B.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
C.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
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 |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
下图示意1982年和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摹本特点是
【小题2】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人口级别
【小题3】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心是
①临近港澳 ②基础设施好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 ④自然增长率高 ⑤就业机会多

【小题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摹本特点是
A.东部最密,西部昂稀 | B.中部最密,东部最稀 |
C.中部最密,西部最稀 | D.东部最密,中部次之 |
A.没有提升 | B.显著提高 |
C.中部提升明显 | D.提升幅度不明显 |
①临近港澳 ②基础设施好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 ④自然增长率高 ⑤就业机会多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小题3】【小题4】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5】【小题6】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小题2】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
A.交通便利 |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
C.能源、原材料丰富 | D.环境问题严重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12月1日9时整,四列高寒动车组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材料二:左图为“哈大高速铁路线分布图”,右图为“东北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哈大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2)近50年,受 的影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增 。(大或小)
(3)目前东北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_ ___ _____。
(4)据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导,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材料一:2012年12月1日9时整,四列高寒动车组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材料二:左图为“哈大高速铁路线分布图”,右图为“东北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哈大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2)近50年,受 的影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增 。(大或小)
(3)目前东北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_ ___ _____。
(4)据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导,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读图后回答问题。

(1)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简述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1)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简述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甲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乙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福建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5
.关于福建省耕地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近年来福建省耕地、人口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小题1】15

A.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 B.耕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同 |
C.西北部地区可开垦耕地面积大 | D.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
A.耕地、人口匹配失衡 | B.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 |
C.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