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2日上午,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最大的制约因素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基础、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材料一:2014年10月12日上午,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最大的制约因素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基础、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小题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是
【小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优势 |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 |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 |
D.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区,该经济区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

(1)图中B城市与纬度相当的济南相比较,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为什么?
(2)读图说出该区域发展钢铁、石油等工业的有利条件。
(3)说出制约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及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4)山东省政府提出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科学规划,你认为置身其中的威海、烟台、青岛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区,该经济区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

(1)图中B城市与纬度相当的济南相比较,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为什么?
(2)读图说出该区域发展钢铁、石油等工业的有利条件。
(3)说出制约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及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4)山东省政府提出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科学规划,你认为置身其中的威海、烟台、青岛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在地(广东省清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以下两幅图表示山东省2000~2012年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山东省几何中心位于118.137°E, 36.333°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山东省经济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小题1】2000~2012年
【小题2】2007~2012年,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小题3】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位置及迁移轨迹反映出

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山东省经济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小题1】2000~2012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几何中心西南面 |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接近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 |
C.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增加 |
D.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
A.西部内陆重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加速发展 |
B.西部内陆与江苏、河南、安徽、河北接壤的地缘优势得以发挥 |
C.西部内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外资 |
D.西部内陆受外向型经济影响显著 |
A.区域发展不平衡,但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 |
B.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人口快速增长 |
C.经济重心跟随人口重心迁移,但迁移速度滞后于人口重心 |
D.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距在加大 |
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小题2】图示时期内

【小题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①② | D.③②① |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
C.第三产业表现出衰退现象 |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
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小题2】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高B业

【小题1】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 | 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
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 | 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
A.墨西哥 | B.中国 |
C.英国 | D.坦桑尼亚 |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
C.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 D.工业化加重了环境污染 |
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高雅。在寒流滚滚的冬季,使横竖成林、山坡独树的杨、柳、榆、桦的枯枝成为琼枝玉叶,让棵棵青松翠柏成为银菊盛开,把簇簇小草装扮得婀娜多姿,玲珑剔透……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花的雾凇,最是醉人。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伊犁河谷雾凇的成因。
(4)2010年5月,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定为经济特区。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高雅。在寒流滚滚的冬季,使横竖成林、山坡独树的杨、柳、榆、桦的枯枝成为琼枝玉叶,让棵棵青松翠柏成为银菊盛开,把簇簇小草装扮得婀娜多姿,玲珑剔透……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花的雾凇,最是醉人。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伊犁河谷雾凇的成因。
(4)2010年5月,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定为经济特区。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题文)粮食供需差指某区域粮食需求量减去该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读“广东省粮食供需差变化图(单位:万吨)”,回答下题。

与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的相关度最小的是

与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的相关度最小的是
A.人口迁入导致人口数量增多 | B.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 |
C.农业结构调整 | D.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2】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利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小题3】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是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
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利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工业基础础薄弱 | B.环境污染严重 | C.缺乏政策支持 | D.矿产资源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