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南非东海岸的圣卢西亚湿地,由一个沿海平原及大陆架组成,包括珊瑚礁、漫长的沙滩、海岸沙丘、湖泊、沼泽、大片的芦苇丛及海岸森林和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使之成为南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1999 年,圣卢西亚湿地公园成为南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但近几十年来,南非几家大型的纸业公司大规模种植作为造纸原材料的松树和桉树(从澳大利亚引种),圣卢西亚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材料二   下图为圣卢西亚湿地分布图。


(1)分析圣卢西亚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近几十年来,圣卢西亚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简述其主要的人为原因。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简述圣卢西亚湿地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截至2014年只剩3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2014年9月2日,湖北发布首批308个湖泊保护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⑤地壳运动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④⑤
【小题2】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河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  )
 
总面积/km2
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数/个
20世纪50年代
83 400
2 848
20世纪80年代
70 988
2 305
减少数量
12 412
543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小题2】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这里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杭州之肾”之称。

材料二 西溪湿地经历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千米,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千米。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都将受益匪浅。

(1)试分析西溪湿地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试分析城市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积极作用。
(3)西溪湿地从兴到衰再到目前开始实施综合保护工程,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小题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的变化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2)洞庭湖湿地是典型的湖泊湿地,其形成条件有哪些?(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作答)
(3)图中所示的洞庭湖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4)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水库消落区,又指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

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被水淹没的(局部)库区消落带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对消落带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是
A.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保证库区粮食安全B.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C.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下图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析其原因。
(3)简析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高山淡水湖,盛产鱼类。湖面海拔1916m,蓄水量约585亿m3,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注入里海。入湖水量约13亿m3/年,出湖水量约1亿m3/年,湖水蒸发旺盛,损耗大。20世纪30年代,当地对拉兹丹河进行梯级开发,人为将出湖水量增加到12亿m3/年。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禁止引用湖水、冻结湖上一系列动力和农业工程等措施。下左图示意塞凡湖地理位置,下右图是A城市(海拔907m)的气候资料。

 
(1)归纳A城市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推测塞凡湖的成因。
(3)塞凡湖湖岸附近冬季很少结冰,夏天比较凉爽,请说明原因。
(4)推测当地政府提出禁止引用湖水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