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丙三处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三幅景观所反映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水蚀严重
C.植被破坏D.风蚀严重
【小题2】有关治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要全面实行封山育林
B.乙图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C.丙图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D.甲图要发展立体农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A地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其主导产业是工业________。
(2)A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3)A地区环境问题治理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页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区显著的地表特征是(1分) ,形成是(1分)
(2)图中A河是我国重要河流,但其通航能力差,试分析其原因。(3分)
(3)该区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有 ,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分)
(4)该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1分) ,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中A、B两地,黄土颗粒较细的是
(2)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3)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时带的环境问题是   
(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5)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应贯彻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的原则,如果只重视工程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回答29~30题。
【小题1】【小题2】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小题3】【小题4】【小题5】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小题2】(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小题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 ② 窑洞③评剧 ④吊脚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右图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左图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下图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__________________山脉,西到a日月山,北到d长城,
南到c_______________山脉。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我国 地形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图,该地的自然特征是
(2)这个地区采取了    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遵循了 的原则。
(3)该地农业生产应注意的生态问题是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