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小题3】【小题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小题5】【小题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风沙运动引发土壤风蚀是荒漠化的外部表现形式。草方格沙障是一种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新设置的草方格沙障上,当气流或风沙流经沙障时,均有涡旋产生,并伴有积沙现象。随着植物在草方格中定居生长、演化,沙面趋向固定,生物结皮的厚度、硬度增大,根系盘结于地表。下左图是宁夏中卫沙坡头附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右图是包兰铁路沿线在草方格上的绿洲。

据图文材料分析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及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 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为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4)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防治荒漠化C.提高森林覆盖率D.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榆林市长城以北地区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光照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是传统农牧区。然而干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贫困人口多。下图为榆林市简图。

(1)请从气候、地形和农业生产力方面简述榆林市的过渡性。
(2)简述榆林市矿产资源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析榆林市长城以北地区土地大面积积沙化的自然原因。
(4)结合荒漠化防治就该地区脱贫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目前,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荒漠”是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开凿隧道B.滥伐森林
C.环境污染D.过度抽取地下水
【小题2】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采取的有效措施应是
A.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B.彻底退耕还林
C.恢复植被,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D.大力开荒种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荒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2)简要说明防治A地区荒漠化的措施。
(3)简述B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下题。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B.实施人工降雨
C.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D.发展立体农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农垦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④过度樵采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小题3】【小题4】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
A.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
B.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分析回答。

(1)填出下列代码代表的名称:B_______(国家),D______(湖泊)。
(2)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3)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②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