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下图为“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绿化带
【小题2】绿化带要求引进旱季不落叶的树种,种植密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示区域内,绿化带
A.以南有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 B.以北为温带沙漠气候 |
C.以南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D.以北受东南信风影响 |
A.当地气候较温和湿润,适合此类植物 | B.为了提供大量林业资源 |
C.增强绿化带的耐旱性,有效抵御风沙 | D.为了遏制南部沙漠北移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材料一: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海南岛西部气候较为干燥的自然原因。
(2)说出海南岛西部沙漠的沙源。
(3)分析海南岛西部沙漠化逆转的人为原因。
在海南岛西部有一片罕见的现代沙漠,发育在原始沙垄上,沿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布,其东部为五指山脉,西隔北部湾与中南半岛相望。该沙地能在短时间内退化或恢复,演变速度快。海南岛西部夏季海流受北部湾中部冷水团影响为冷水流。该地西部夏季盛行向岸的西南风,冬季盛行离岸的东北风。图示意海南岛旱、雨两季降水分布。表为海南岛西部沙漠面积变化。


(1)分析海南岛西部气候较为干燥的自然原因。
(2)说出海南岛西部沙漠的沙源。
(3)分析海南岛西部沙漠化逆转的人为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图1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图2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图3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1)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2)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4)据材料三图片,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玉门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兰州。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图1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图2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图3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1)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2)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4)据材料三图片,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玉门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