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除地域差异明显外,据图概括我国3月气象灾害还具有哪些特点?
(2)西北地区3月沙尘天气多发。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南方大部分地区3月气象灾害多发。为减轻其影响,当地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4)每年5月前后,华北地区一般会面临哪种气象灾害?运用雨带移动规律分析其原因。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下图为“2017年3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1)除地域差异明显外,据图概括我国3月气象灾害还具有哪些特点?
(2)西北地区3月沙尘天气多发。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南方大部分地区3月气象灾害多发。为减轻其影响,当地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4)每年5月前后,华北地区一般会面临哪种气象灾害?运用雨带移动规律分析其原因。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小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 B.水源充足 | C.降水丰富 | D.光照充足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 B.①②种草、③种树 |
C.①种树、②③种草 | D.①④种树、②③种草 |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个地区
【小题2】该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②过度放牧和樵采
③城市化
④陡坡开垦

【小题1】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个地区
A.黄土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华北平原 | D.江南丘陵 |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②过度放牧和樵采
③城市化
④陡坡开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小题2】甲图所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小题3】甲图所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 B.科技发达 | C.交通发达 | D.地理位置优越 |
A.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 | B.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
C.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 | D.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 |
A.水土流失 | B.次生盐渍化 | C.土地荒漠化 | D.湿地萎缩 |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A.秋季、夏季 | B.冬季、夏季 |
C.夏季、春季 | D.冬季、秋季 |
A.气温高 | B.地下水贫乏 |
C.降水丰富 | D.植被茂盛 |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堪称世界典范。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小题2】为了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梯级开发 | B.旅游 | C.航运 | D.灌溉 |
A.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
C.建设和完善航运网络 |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
C.江河湖泊少,蒸发作用小 | D.植被稀少,蒸腾作用差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简述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数量较多的原因。
材料一:左图为新疆局部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艾比湖是低洼的一个大型咸水湖,海拔约171米,湖盆西北部为大风口──阿拉山口。如今该湖只剩下500平方公里左右湖面,它的大面积萎缩引发了严重的风沙天气。
材料三: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现代工农业、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对全疆经济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
(1)简析艾比湖附近荒漠化成因及防治措施。(2)简述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数量较多的原因。
2017年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鄂尔多斯地区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约占61%,经过多年有效地治理,沙漠化得到有效控制,被联合国称为治理沙漠的范本。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鄂尔多斯地区容易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冬季寒冷,光照强 | B.降水稀少,多大风 |
C.当地牧民过度放牧 | D.植被覆盖率比较高 |
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
②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
③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④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小题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当地宜采取的对策是( )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A.滥采矿产 | B.过度放牧 | C.滥伐森林 | D.滥垦耕地 |
A.云贵高原 | B.江南丘陵 | C.内蒙古高原 | D.黄土高原 |
A.营造防护林 | B.由畜牧变农耕 |
C.开辟水源、多打井 | D.规定一定的载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