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交通发达
D.地理位置优越
【小题2】甲图所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
B.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C.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
D.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
【小题3】甲图所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2 01: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着红壤,土壤肥沃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移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描述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3)分析耕地和林地最大值差异的原因。
同类题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同类题4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秦岭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小题2】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其海拔约为
A.900m
B.1500m
C.2000m
D.3000m
同类题5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高于丙 洋流
B.乙高于丙 纬度
C.甲高于丁 地形
D.丁高于乙 海陆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