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 ,B ,C ,D 。
(2)说出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 ,B ,C ,D 。
(2)说出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要说明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
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北治理选成共识。其中,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小题3】以下对于防沙、治沙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 | 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 | 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
A.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 | B.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 |
C.多种植耐早植物 | D.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 |
A.大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 B.劳动力需求犬,科技要求低 |
C.应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 D.以发展种植业为核心,实现多样化经营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小题2】从2010年到2016年该地生态环境质 量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污染 |
D.土地盐碱化 |
A.居住面积扩大 |
B.盐碱地得到治理 |
C.退耕还林还草 |
D.种植业规模扩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 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黑河中游)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1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如下图)

材料二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弱水河流的主要补给和影响其流量的自然因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樵采
④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增加区域降水 | B.增加植被覆盖 | C.采用草方格沙障 | D.控制人口数量 |
A.削减风力 | B.增加杂草 | C.恢复肥力 | D.增加降水 |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年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3)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4)简述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____________
下表为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图1为“石羊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图2为“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年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3)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4)简述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____________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沙漠区的成因主要是( )
【小题2】图中荒漠化速度快的地区在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小题1】图示地区沙漠区的成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 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
C.副热带高压控制 | 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
A.降雨量小,持续干旱 | B.地表沉积物疏松 |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
喀斯特地区由于本身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下图是我国某喀斯特地区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A.安徽省 | B.陕西省 |
C.贵州省 | D.吉林省 |
A.35°~40°的西南坡 | B.15°~20°的南坡 |
C.10°~20°的北坡 | D.大于40°的东南坡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②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③加大环保型能源基地建设,减少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④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大规模外迁,以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农耕推进幅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会导致( )

【小题1】影响图示农耕推进幅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 B.水分 | C.地形 | D.土壤 |
A.河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 |
B.长城西北草地面积扩大 |
C.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加重 |
D.长城东南森林面积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