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省区干湿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2】甲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主要反映了( )

【小题1】该省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 B.土地沙漠化 |
C.森林破坏 | D.水土流失 |
A.森林破坏 | B.过度樵采 |
C.过度放牧 | D.过度开垦 |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2)分析图示区域中的③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1)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2)分析图示区域中的③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小题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小题3】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
【小题4】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 B.柴达木盆地 |
C.天山 | D.内蒙古高原 |
A.兴建小水电站 | B.利用风力发电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修建核电站 |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农垦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
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A.全球变暖 | B.臭氧空洞 |
C.土地生产力丧失 | D.砍伐树木 |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发展旅游 | B.过度放牧 | C.乱砍滥伐 | D.气候干旱 |
A.减轻风沙危害 | B.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
C.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D.减少生物多样性 |
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标是( )
【小题3】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②用沙障保护交通线
③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④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加重 | B.农业集约化经营 |
C.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 D.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
A.降低植树成本 | B.美化林区环境 |
C.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D.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②用沙障保护交通线
③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④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材料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该公路全长522千米,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长446千米。下图为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布设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
A.风力侵蚀 | B.风力沉积 |
C.地基沉降 | D.物理风化 |
A.东风 | B.西风 |
C.南风 | D.北风 |
A.挡风 | B.阻沙 |
C.固沙 | D.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