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沙漠区的成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副热带高压控制
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小题2】图中荒漠化速度快的地区在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降雨量小,持续干旱
B.地表沉积物疏松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5 08:4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地区中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新疆绿洲地区——发展高耗水工业
B.内蒙古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C.干旱的内陆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半干旱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小题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在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B.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
C.在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在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同类题2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23-24题。
【小题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2】(小题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④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同类题3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不同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对四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应大力植树种草
②乙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③丙地区易发生荒漠化,应退耕还牧
④丁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应大水漫灌压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上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2)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
。(至少2点)
(2)A沙漠的名称是
。
(3)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
天气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至少2点)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荒漠化及其类型与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