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域东西长约270km,南北宽约170km。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下图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自然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3)针对呼伦贝尔土地荒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域东西长约270km,南北宽约170km。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下图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年平均气温/℃ | 0~2.5 |
7月份平均气温/℃ | 18~20 |
1月份平均气温/℃ | -28 |
年总降水量/mm | 280~400 |
年日照时数/h | 2 900~3 200 |
年蒸发量/mm | 1 400~1 900 |
年大风日数/天 | 20~40 |
年平均风速/(m/s) | 3~4 |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自然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3)针对呼伦贝尔土地荒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据记载历史上甘肃省民勤县曾是由石羊河冲积而形成狭长、平坦的绿洲带。而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从东、北、西三面合围民勤,当地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灌溉,不得不抽取地下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民勤县的绿洲带,其分布属于( )
【小题2】当前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流水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堆积 ④风力堆积
【小题3】该绿洲周围自然植被大量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民勤县的绿洲带,其分布属于(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布 |
①流水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堆积 ④风力堆积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A.过度垦殖 | B.过度开采地下水 |
C.气候干旱严重 | D.过度樵采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一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
B.大风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主要在于干旱的自然环境 |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
A.水分差异 | B.热量差异 | C.地形差异 |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现在发现图示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小题2】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后,最容易消失的聚落是

【小题1】现在发现图示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 |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 | D.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灌溉用水 |
A.a | B.b | C.c | D.d |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小题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 B.向东北方向移动 |
C.向东南方向移动 | D.向西南方向移动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 |
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
C.分布在旱作农业区内部 |
D.分布在河流上游 |
(题文)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增加或减少)。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增加或减少)。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_________为主,成因是_______。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是__,发展农业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
(3)近年该农业区超强度开发,试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_________为主,成因是_______。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是__,发展农业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
(3)近年该农业区超强度开发,试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开垦荒地,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开垦荒地,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生态裂谷”的形成说明人类活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小题2】为了减少绿洲边缘地区“生态裂谷”的形成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小题1】图中“生态裂谷”的形成说明人类活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
B.环境的观念 |
C.公平的观念 |
D.权利的观念 |
A.大力推广节水农业 |
B.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 |
C.加强人工降雨工作 |
D.扩大植树造林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