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域东西长约270km,南北宽约170km。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下图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年平均气温/℃
0~2.5
7月份平均气温/℃
18~20
1月份平均气温/℃
-28
年总降水量/mm
280~400
年日照时数/h
2 900~3 200
年蒸发量/mm
1 400~1 900
年大风日数/天
20~40
年平均风速/(m/s)
3~4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自然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3)针对呼伦贝尔土地荒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7-08 06:3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材料一: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三大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且与流域的水资源条件极不相称,流域内水资源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下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陇中位于黄土高原的西部,主要包括甘肃中部皋兰、崎远、榆中、水登等县,无霜期一般150天,年平均降水量300mm。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2500米,多春播作物,陇中沙田,俗称石子田;即把卵石和粗砂铺盖在田地之上,然后播种、耕耘、收获。初闻或乍见者,常常迷惑不解。待到砂石之间长出茁壮的禾苗,秋实又数倍于土田时,便无不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材料三:旱砂田,20年以前为新砂田,20—40年为中砂田,40年以上的老砂田功能会逐渐减弱,老砂田没有更新就会退耕成废地,甚至变成人造戈壁,陇中皋兰县农民积极探索,八年间在皋兰县旱砂地种植红枣,取得成功,和红枣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当地的人们把红枣作为生态树、发财树、文明树,大面积的推广。
(1)根据材料一,为了防止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陇中的自然条件简析陇中旱地鹅卵石和粗砂的作用____。
(3)为以枣树种植为基础的皋兰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基础建议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