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沙漠,其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
(2)为防止这些地区的沙漠化,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形式?
(3)_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________,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________而形成。
(4)我国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③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________等。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课题结论。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以下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发生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2009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表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及其影响区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
A.耐寒B.耐旱
C.耐风D.耐渍
【小题2】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旱灾B.水源
C.大风D.障碍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石羊河总体流向为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盐渍化B.水土流失C.过度樵采D.气候异常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5.(自然灾害)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2,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B.地处背风坡
C.远离海洋,加大高大山地的阻隔D.靠近冬季风源地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什么?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外力是
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
【小题2】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内蒙古B.甘肃C.青海D.新疆
【小题3】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
材料二:“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2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