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下表为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图1为“石羊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图2为“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年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3)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4)简述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处荒漠化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两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植被茂盛B.气候干旱C.河流水系发达D.矿产资源短缺
【小题2】乙地区荒漠化不及甲地区严重,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封闭,风力微弱B.土壤贫瘠,不利垦殖
C.矿产丰富,开发较少D.距海较近,降水较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沙漠区的成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副热带高压控制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小题2】图中荒漠化速度快的地区在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降雨量小,持续干旱B.地表沉积物疏松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当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农耕推进幅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B.水分C.地形D.土壤
【小题2】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会导致(  )
A.河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
B.长城西北草地面积扩大
C.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加重
D.长城东南森林面积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
D.灌溉农业区——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
【小题3】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主要原因是      
(2)A地沙漠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省区是   
(3)C地区大量外调的资源是   
(4)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5)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河西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是我国荒漢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民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荒漠化治理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以尝造乔木林为主,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到80年代90%的乔木林已死亡: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营造滩木林为主:21世纪以来,林治沙的规模减小,开始转向以保护林地为主;目前,民勤通过“林光互科”(在光伏组件之间和光伏板下有效的空间内植树种草,通过合理的管理,既不影响植被的培育、生长,又能满足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求,从而实现林业建设与太阳光能发电的双高)开发沙漠光伏的同时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但有专家总结60年的治理经验提出,防沙治沙转为以农业管水节水为主要措施才能实现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下图示意民勤降水量、地下水位、羊存栏量和耕地面积的年际变化,下表示意民勤天然植被面积及盖度(植物各个体的地上垂直投影面积与总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年际变化(单位:公頃)。


(1)分析1981-2002年民勤天然植被面积及盖度变化的原因。
(2)列举民勤开发光伏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3)简述民勤“林光互补”模式开发沙漠光伏对林业建设的有利影响。
(4)说明民勤将农业管水节水作为防沙治沙主要措施的合理性。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