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
B.海洋环境恶劣 |
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 |
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
A.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肾” |
B.沿海滩涂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
C.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区之一 |
D.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 |
红树林(下图)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红树林
①多分布在我国渤海与黄海沿岸 ②根系短小不发达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场所 |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
图示岛屿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物种丰富,东部沿海沼泽广布。不幸的是,近些年非法森林开发使得这些原始森林面临毁灭的危险。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请为图示岛屿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请为图示岛屿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
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古今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绘制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 )
【小题2】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小题1】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 )
A.防治荒漠化 | B.防治水土流失 |
C.加快资源开发与利用 | D.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
A.调查访问 | B.问卷调查 |
C.野外实地考察 | D.上网查询 |
M河流城(图a)无霜期170一180天,年均降水量540mm,主要集中在汛期,水土流失面积较广。某河流研究小组以数据模拟的方法分析2006一2010年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情景1一情景5)变化情况下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图b)。
【小题1】M河流域地处
A.燕山山脉 | B.太行山区 | C.华北平原 | D.山东丘陵 |
A.适当开垦耕地 | B.退耕还林还草 |
C.退草还林 | D.增加城市用地 |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草原 | B.热带雨林 | C.亚马孙河 | D.亚马孙平原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 D.过度引水灌溉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面积更宽广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读 “黄土高原上某地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小题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小题1】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 | B.②打坝建库 | C.③平整土地 | D.④修筑梯田 |
A.地表径流 | B.地下径流 | C.下渗 | D.蒸发 |
因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自上任以来,亚马孙雨林的砍伐程度被指大幅度增加,所以2019年8月11日德国宣布,将暂停向巴西发放3500万欧元的生态保护援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巴西大幅度增加对亚马孙雨林的砍伐,其根本目的是
A.引发世人关注雨林 | B.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
C.扩大农牧场的面积 | D.增加木材的出口量 |
A.巩固两国的传统友谊 | B.提升巴西的工业水平 |
C.促使巴西植树造林 | D.减缓雨林的生态恶化 |
A.全面封育雨林,保护生物多样性 | B.选择性采伐雨林,留下千年古树 |
C.建立保护区,增加区外森林采伐 | D.加强国际协作,协助当地保护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