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小题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 B.植物生长速度快 |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
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
读图和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77年7月 | 2013年7月 | ||||
最大6小时降雨量 |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 最大6小时降雨量 |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
48.8 mm | 66.1 mm | 83.7 mm | 69.8 mm | 85.2 mm | 97.2 mm |

【小题1】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 |
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 |
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 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 |
D.2013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 |
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 |
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 |
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 |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
| 总面积/km2 |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 |
20世纪50年代 | 83 400 | 2 848 |
20世纪80年代 | 70 988 | 2 305 |
减少数量 | 12 412 | 543 |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
C.营造“三北”防护林 |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驱走候鸟 |
D.湿地面积越大,禽流感发生的人数越多 |
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基地,但其森林覆盖率一直在降低,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其中主要的是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基地,但其森林覆盖率一直在降低,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其中主要的是
A.植物数量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 B.火灾、水灾频繁 |
C.木材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 | D.湿地系统完全消失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不正确的措施是
【小题2】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不正确的措施是
A.利用太阳能 | B.利用风力发电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资源跨区域调配 |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农垦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下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A.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 |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 |
C.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 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 |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 |
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
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
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
A.控制光照强度 | B.减弱气温变化 |
C.防止风沙掩埋 | D.避开天然降水 |
阅读材料及“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小题2】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小题1】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土壤次生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气候变暖 |
A.里海沿岸 | B.巴尔喀什湖附近 | C.额尔齐斯河沿岸 | D.北部丘陵 |
水库消落区,又指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
【小题1】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A.初春 | B.初夏 | C.深秋 | D.冬季 |
①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保证库区粮食安全 |
B.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
C.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 |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
下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小题2】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常见原因是( )。
【小题3】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小题1】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泥石流 | D.地震 |
A.人类开发 | B.气候变暖 | C.季风强弱 | D.构造运动 |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
下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小题3】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小题1】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净化空气 | B.保持水土 | C.调节大气成分 | D.含蓄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