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
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小题2】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图1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 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 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①④ | D.④①③②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平均亩产(kg) | 粮食总产量(亿kg)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最丰富的能源是
【小题2】治理黄河水灾,最关键在于
【小题3】近十年来,黄河曾多次发生断流,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最丰富的能源是
A.水能 | B.煤炭 | C.天然气 | D.石油 |
A.上游建造水库 | B.中游泥沙的治理 |
C.中游修建大坝 | D.下游植树造林 |
A.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 | B.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
C.人口、经济不断发展,耗水量大 | D.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 |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

图1

图2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图3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
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

图1

图2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图3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
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类型 | 比重(%) | |||
三次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7.6 | 46.1 | 26.3 | ||
农业 | 种植业 | 畜牧业 | 渔业 | 其他 |
68.5 | 27.7 | 1.0 | 2.8 | |
工业 |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 | 轻工业 | ||
67.0 | 33.0 |
(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