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甘肃石羊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A.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 | B.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
C.下游地区地势降低 | D.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
A.水土流失 | B.土壤盐碱化 | C.石漠化 | D.草场严重退化 |
近50年来,在前期坡面治理和沟坡联合治理的基础之上,我国对黄土高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20世纪70年代末 至90年代末 | 2000年至2010年 | 2010年至今 |
治理模式 | 小流域综合治理 | 退耕还林还草 | 退耕还林还草 治沟造地 |
主要措施 | 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 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植树种草 |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
【小题1】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包括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减轻风力侵蚀 ③阻拦沟谷泥沙 ④保障粮食供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土地资源不足问题 | B.粮食产量下降问题 |
C.农田质量下降问题 | 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
A.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 |
B.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
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 |
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 |
“湿地之都”——辽宁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地面覆盖着深厚的淤积物,是在河流新品种和海洋沉积交替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表,构成了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生态的稻米,铸就出中国名牌——“盘锦大米”。盘锦是“北粮南运”的集散地、“中国北方粮食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盘锦湿地的作用
(2)分析“盘锦大米”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
(3)盘锦作为“北粮南运”集散地,简述其区位优势。
宁夏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历史上曾长期被风沙困扰,自然环境较恶劣。近年来,当地在生态治沙的基础上,积极“用沙”,通过在沙地上建设光伏电站,放养中卫山 羊、种植葡萄,建设沙坡头旅游景区等手段,充分改造、利用沙地,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中卫市自然环境恶劣,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石质荒漠化 | B.草场退化 |
C.次生盐渍化 | D.水土流失 |
A.太阳能电池板可减弱蒸发,提高沙地表层水分 |
B.太阳能电池板可吸收热量,增加沙地表层温度 |
C.北面风力侵蚀较弱,有利于草类生长 |
D.北面光照资源不足,草类光合作用弱 |
A.控制沙丘移动 | B.增加生物多样性 |
C.提升发电能力 | D.提高土地利用率 |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小题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小题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小题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 B.b | C.c | D.d |
A.a—枯枝落叶 | B.b—土壤 |
C.c—生物 | D.d—供给养分 |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石羊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热量不足 | B.降水不足 |
C.植被覆盖率较低 | D.人类活动不合理 |
A.在山体上撒草木灰,增加融雪量 | B.跨流域调水 |
C.培育耐旱作物 | D.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 |
下图为“我国沙漠化土地及沙漠化快的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降水稀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资料分析,②地区荒漠化速度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遏制这一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图中①地区降水稀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资料分析,②地区荒漠化速度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遏制这一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