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小题2】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
【小题3】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小题1】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A.季风区河谷地带 | B.绿洲边缘 |
C.沙漠腹地 | D.农牧交错地带 |
A.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 | B.增加沙堆内的土壤肥力 |
C.降低区内风速 | D.保护沙堆表面植被 |
A.弱—强—强 | B.强—弱—弱 |
C.强—弱—强 | D.强—强—强 |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该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措施是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④⑤ | D.④⑤⑥ |
2017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根据土壤的属性,发明了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实验,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2】该技术可以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小题1】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A.技术 | B.土壤 | C.交通 | D.水源 |
A.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 | B.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 D.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多的实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达到治沙的效果。结合材料及条带状砂砖固沙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对该条带状沙砖铺设地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 B.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 |
C.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 D.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防止沙丘前移 |
A.干旱缺水 | B.植被稀疏,多为高山针叶林 |
C.风力强,多风蚀地貌 | D.河流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小 |
下图表示撒哈拉沙漠附近牧区的荒漠化过程,图中序号代表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发展,该牧区部分牧民转而从事旅游相关的产业。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该牧区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意义表现为(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①③② | D.③①② |
A.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提高 | B.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改善 |
C.牧场压力减轻,草原质量改善 | D.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加快 |
下面左图为驼队照片,右图示意草方格沙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面左图中间两匹骆驼的影子长短差距大,主要是因为
【小题2】有学者认为沙漠治理的最佳方案为建设草方格沙障(如上面右图)。草方格沙障最主要的作用为

【小题1】上面左图中间两匹骆驼的影子长短差距大,主要是因为
A.骆驼身高差异大 | B.拍摄角度 |
C.所处的地面不同 | D.不在同一条线上 |
A.固定沙丘 | B.涵养水源 | C.保持水土 | D.增加生物多样性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草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防污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材料二 我国牧区有草原3.13×108 hm2,草原可利用面积约2.2×108 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长期以来,我国对草地资源的经营一直处于掠夺式利用和自然粗放经营阶段,导致了天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日益严重。平均风沙日每年在80天以上,草原现仍以每年1.334×106 hm2的速度退化。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可利用草场资源示意图。

(1)分析我国草场退化、沙化日趋严重产生的主要危害。
(2)我国畜牧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 草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防污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材料二 我国牧区有草原3.13×108 hm2,草原可利用面积约2.2×108 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长期以来,我国对草地资源的经营一直处于掠夺式利用和自然粗放经营阶段,导致了天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日益严重。平均风沙日每年在80天以上,草原现仍以每年1.334×106 hm2的速度退化。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可利用草场资源示意图。

(1)分析我国草场退化、沙化日趋严重产生的主要危害。
(2)我国畜牧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银川召开2014年三北防护林站局长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三北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建设历时34年(1978~2012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分布示意图。

(1)图中字母B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主要作用。
(2)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3)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2014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银川召开2014年三北防护林站局长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三北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建设历时34年(1978~2012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分布示意图。

(1)图中字母B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主要作用。
(2)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3)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耐高温和严寒,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萌蘖(即萌发的新芽)能力。
材料二沙棘果实、枝、叶中富含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行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果实酸甜,可以直接食用、制作果汁果酱和提取沙棘油;沙棘叶富含蛋白质,是上等的饲料。我国现已兴办了100余个以沙棘为原料的加工厂,共研发生产了8个大类、200余个产品,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年值超过10亿元。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垦荒先锋树种。我国是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沙棘属植被分布图,右图为沙棘果实图。
(1)描述我国沙棘主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述沙棘成为我国“三北”地区的优先垦荒树种的原因。
(3)简述我国沙棘加工产业发展的地理优势。
(4)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
材料一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耐高温和严寒,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萌蘖(即萌发的新芽)能力。
材料二沙棘果实、枝、叶中富含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行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果实酸甜,可以直接食用、制作果汁果酱和提取沙棘油;沙棘叶富含蛋白质,是上等的饲料。我国现已兴办了100余个以沙棘为原料的加工厂,共研发生产了8个大类、200余个产品,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年值超过10亿元。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垦荒先锋树种。我国是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沙棘属植被分布图,右图为沙棘果实图。

(1)描述我国沙棘主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述沙棘成为我国“三北”地区的优先垦荒树种的原因。
(3)简述我国沙棘加工产业发展的地理优势。
(4)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