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 B.丁甲丙乙 |
C.丙甲乙丁 | D.乙丙甲丁 |
A.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的机会 |
D.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

【小题1】目前甲乙两地仍存在广袤的原始森林,其共同原因
A.气候湿热,开发条件差 | B.人口密度小,开发历史较短 |
C.木材品质差,未遭大规模砍伐 | D.国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 |
A.当地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的比值增大 | B.夏季北冰洋结冰范围扩大 |
C.全球海岸线变长 | D.当地酸雨问题更加突出 |

【小题1】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
④高纬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
A.地广人稀 | B.自然条件严酷 |
C.难以通行 | D.技术条件落后 |
A.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材料一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
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材料三 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2)请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
(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儲量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增加碳排放,退耕还林还草或植树造林减少碳排。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淇河流域在自然保护、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种境下的碳储量和密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05年-2015年淇河流域碳储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建设用地的扩张 | B.耕地转化为草地 |
C.天然林迅速恢复 | D.农业灌溉区减少 |
A.控制人类活动,自然恢复 | B.减少建设用地面积 |
C.设置基本农田,维持稳定 | D.增加生态用地面积 |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 |
【小题1】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湿地与旅游”。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全省财政收入约96%由关中和陕北两大地理单元提供。“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下图为陕西省经济发展部分影响因素分布图,下表为陕西省北部M县2018年经济结构简表。


(1)关中平原历史上一直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指出M县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3)陕西省制定省内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 | 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 |
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 | 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 |
A.东南丘陵 | B.青藏高原 |
C.撒哈拉地区 | D.东西伯利亚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