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B.丁甲丙乙
C.丙甲乙丁D.乙丙甲丁
【小题2】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的机会
D.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甲乙两处附近保存了广袤的原始森林。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甲乙两地仍存在广袤的原始森林,其共同原因
A.气候湿热,开发条件差B.人口密度小,开发历史较短
C.木材品质差,未遭大规模砍伐D.国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
【小题2】目前乙处原始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产生的影响
A.当地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的比值增大B.夏季北冰洋结冰范围扩大
C.全球海岸线变长D.当地酸雨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
④高纬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
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
C.难以通行D.技术条件落后
【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A.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

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材料三 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请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
(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儲量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增加碳排放,退耕还林还草或植树造林减少碳排。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淇河流域在自然保护、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种境下的碳储量和密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05年-2015年淇河流域碳储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建设用地的扩张B.耕地转化为草地
C.天然林迅速恢复D.农业灌溉区减少
【小题2】2015年后,对淇河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恢复最明显的措施是
A.控制人类活动,自然恢复B.减少建设用地面积
C.设置基本农田,维持稳定D.增加生态用地面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小题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湿地、森林和海洋是世界上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湿地与旅游”。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2】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12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保护地球之肺”。下列能体现保护地球之肺善待森林的是(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全省财政收入约96%由关中和陕北两大地理单元提供。“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下图为陕西省经济发展部分影响因素分布图,下表为陕西省北部M县2018年经济结构简表。



(1)关中平原历史上一直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指出M县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3)陕西省制定省内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
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
【小题2】下列地形区,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
A.东南丘陵B.青藏高原
C.撒哈拉地区D.东西伯利亚山地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