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但不少地方土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708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A.水蚀.风蚀.沙漠侵蚀B.全球变暖,海面上升
C.城建公交用地面积的扩大D.畜牧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
【小题2】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有以下四个阶段,正确的是( )
①谋求人地协调  ②改造自然   ③崇拜自然   ④征服自然
A.③②④①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小题2】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
【小题3】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利用自然资源B.保护环境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控制人口规模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截至2009年底,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3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材料二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小题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小题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小题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然而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从协调走向紧张。同时,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又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属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是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
C.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效益降低
D.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小题2】美国“五大湖”沿岸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步向东、西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该区域处于发展的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再生阶段D.转型阶段
【小题3】关于区域再生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的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变化B.水源供给C.土地利用D.人类活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下表为“我国某时段不同降水条件的新增耕地比重”,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降水量(mm)
<200
250-400
400-800
>800
总计
新增耕地(%)
10.9
14.8
65.9
8.4
100
 
【小题1】新增耕地最多的区域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2】降水丰富地区新增耕地少的原因不是:
A.山区面积比重大B.气候过于湿热
C.可供开垦的荒地少D.城市化速度较快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小题2】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小题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射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小题2】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