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300万人口的“天花板”,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A.淡水资源 | B.土地资源 | C.气候资源 | D.生物资源 |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22. 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 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占7. 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小题2】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小题3】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小题1】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劳动力过剩 | B.自然增长率上升 |
C.人口出生率较高 | D.人口老龄化加重 |
A.城市建设用地 | B.人均居住用地 |
C.人均绿地面积 | D.水资源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1)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少年儿童比重约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进入 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材料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 的人口容量 | 1 533.95 | 1 705.68 | 1 894.17 |
经济发展限 制的人口容量 | 1 460.99 | 1 543.03 | 1 596.84 |
综合常住人 口容量 | 1 788.5~ 1 870 | 1 841.5~ 1 935 | 1 894.5~ 2 000 |
(1)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少年儿童比重约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进入 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小题2】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项目 | 河谷用地空间 | 可供水资源 | 生态环境 |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 73.5 | 77.67 | 73.37 |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 109.8 | 211.39 | 116.96 |
【小题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A.73.37万人 | B.77.66万人 | C.109.8万人 | D.211.39万人 |
A.加快拓展河谷用地 | 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
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 D.治理严重的环境问题 |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图中分别对应四大流域,其中,人口分布最稀少的是


A.长江流域 | B.珠江流域 | C.亚马孙河流域 | D.密西西比河流域 |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小题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 B.水土流失 | C.荒漠化 | D.土壤盐碱化 |
(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
A.日本 | B.加拿大 | C.德国 | D.科威特 |
“木桶效应”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能木桶的成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小题2】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 |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