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人口物质消费
C.资源状况
D.人口精神消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4 05:0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1900地带
B.1300米以下地带
C.1900-2500米地带
D.2500米以上地带
【小题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同类题2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3
据部分学者测算,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资源环境承载力约16亿。结合此数据,读图,应用“木桶效应”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计算,某地某时期四类地理要素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表示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人口数是
A.8000人
B.10000人
C.4500-6000人
D.4500人
【小题2】若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为a、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b、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c,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3】下列人类活动,对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最有利的是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B.限制该地与外界交通联系
C.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D.大面积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就图中而言,决定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是( )
A.文化教育
B.商业服务
C.土地资源
D.劳动就业
【小题2】下列有关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均土地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人均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行政管理功能越完善,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D.医疗卫生水平越先进,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同类题5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
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
B.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
C.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D.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