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
A.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B.资源数量呈负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自然环境条件无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明显小于东部地区,其首要原因是
A.开放程度低B.水资源匮乏C.科技水平低D.人均消费水平低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关系不大。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是指城市的资源赋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高低可以用综合承载力指数表示,其数值越大,代表相关指标的承受压力越大。下图示意北京市2000-2010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北京市2000-2010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所反映状况吻合的是(  )
①冬季雾霾天气增多 ②公共交通乘用比例上升 ③绿地面积扩大 ④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北京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源开发力度过大B.环境破坏程度加大
C.经济发展速度过快D.城市人口数量剧增
【小题3】下列做法,能降低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的是(  )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网 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 ④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小题2】乙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B.政策改变
C.劳动力增加D.科技进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等积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河流谷地B.海拔高度较大
C.年降水量较少D.受夏季风影响
【小题2】图中东部与西部相比
A.人口密度较小B.水热条件较差
C.环境人口容量小D.自然带较单一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欧、北美东部、东亚和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这表明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森林草原广布  ③沿海地势低平  ④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下表为该州2012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该州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是  ( )
A.水资源B.水能资源
C.耕地资源D.森林资源
【小题2】若该州建设用地长期处于上表所示使用状况,该区域最有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多发B.生物灾害加剧
C.森林火灾增多D.地质灾害多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
A.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B.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下图为“三种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从优到劣的是(  )
A.③②①B.①②③
C.②①③D.①③②
【小题2】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区域性B.相对性C.警戒性D.临界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