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小题1】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A.311;345B.207;344C.227;338D.207;338
【小题2】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  )
A.加快城市化的步伐B.大量迁入人口
C.进行人工降水D.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中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1)简述图中人口分布特点,并写出影响该地人口容量低的主要制约因素。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铁路运输)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西宁地区简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结合图示,分析西宁成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发展经济、提高消费水平可以促进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
当前题号:5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B.c<b<a
C.b<a<cD.a<c<b
【小题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人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人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人或16.6亿人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人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B.15.1或16.6亿
C.约8~9亿D.约14~15亿
【小题2】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资源问题  ④生态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仅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A.人口容量B.合理人口容量
C.环境承载力D.最适宜人口容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分别表示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与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均值。
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人均耕地    
人均森林面积
人均淡水
1000 m2
1000 m2
2000 m3/a
 
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二 该地区现有人口6200万,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000万。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将减少8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
(1)20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为_________平方米。在科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资源是_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资源是_________。有人认为未来20年内此种资源的质量可能会大大提高,试分析说明其理由和今后在利用这种资源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
B.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4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我国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
【小题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D.生活消费水平
【小题3】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D.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逐渐降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