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个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B.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C.甲地区经常发生海啸D.乙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小题2】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 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 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水运动的能源中,目前具有广泛开发利用价值的是(  )
①洋流发电 ②波浪发电 ③潮汐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其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潮汐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国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浙江、福建等地启动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建设,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奠定基础。下图示意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外部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
A.技术难度大B.对地理环境要求高
C.运行成本高D.对海岸环境影响大
【小题2】潮汐能的综合开发,所产生的最突出问题是
A.阻碍船只通行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生物多样性D.不利水产养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热供暖是通过对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的研究,找到地热水资源,并通过钻井把地下热水开采出来,用于供暖。经换热之后降温的地热尾水再次通过钻井回灌地下,实现了循环利用。京津冀地区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接近该地区2016年燃煤消耗总量,完全开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8亿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热能与风能、太阳能相比,其优点是
A.清洁无污染B.循环可再生C.分布范围广D.稳定性较好
【小题2】促进京津冀地区开发地热资源的有
①环保需求    ②技术先进    ③地质稳定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最强寒潮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被“速冻”。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0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区有暴雪,除东北外,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再度刷新今冬以来的气温新低。

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观点正确的是
A.南方远离寒潮的源地,此次寒潮不会受到影响
B.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全年皆可发生
D.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火山爆发增多 ②燃烧化石燃料激增 ③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 ④太阳活动频繁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小题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②造成臭氧空洞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出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应多开发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和沼气
B.新疆应多开发太阳能、风能、石油、天然气
C.四川盆地应多开发天然气、水能、太阳能
D.江南地区应多开发水能、核能、风能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B.重要城市带
C.主要工业区D.主要森林带
【小题2】图中城市( )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8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出北极圈。考察期间,考察队员们看到北冰洋中漂着的大浮冰上出现很多由于表层积雪融化形成的冰表融池。据往年观测,84°N以北地区,随着纬度升高,融池覆盖面积相对减少。近年来,受海冰减少的影响,北极熊数量在减少,目前北极仅存在2万多头北极熊。下图为北冰洋冰表融池景观图。


(l)描述北冰洋中漂着的大浮冰上融池的形成过程。
(2)说明北极海冰变薄及减少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极地科考一直备受科学界与各国政府的重视,简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给极地海域航行和科考作业带来的困难。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氟利昂,对大气层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①增强温室效应 ②产生酸雨 ③破坏电离层 ④形成臭氧层空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