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该快速通道修剪成“水上公路”,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建设成本 | B.避免破坏山林 |
C.减少占用耕地 | D.缩短出行路程 |
A.易造成河流堵塞 | B.修建时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 |
C.桥梁高度要考虑洪水位 | D.建在河道最深的地方 |
西藏的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角,总面积为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①是拉萨市氧气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业 |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
1960~2015年,青藏高原区的湖泊面积增加了约23%高原中部、北部和东北部湖泊以夏季湖水水位升高和冬季湖水水位下降为主要特征,高原西北部湖泊表现出夏季和冬季湖水水均显著上升。当惹雍错于藏北高原中部。下图为当慧雍错等深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青藏高原中部、北部和东北部湖泊面积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气温 | B.气温、地下水 |
C.人类活动 | D.地壳运动 |
A.地下水减少 | B.南部面积扩大比北部更显著 |
C.湖底沉积物减少 | D.北部水位季节变化较南部大 |
萨吾尔山东西横跨中两国,是天山和阿尔泰山脉中部的过渡段该山脉是新疆内陆与北冰洋水系的分水岭。下图示意197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摩冰川面积及1977~201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积退缩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7~2017年,萨吾尔山
A.0°~5坡度的冰川退缩面积最大 |
B.不同坡度冰川退缩率相差小 |
C.冰川退缩率大致随坡度增加而增加 |
D.部分坡度冰川面积有所增加 |
A.增加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供给 | B.准尔盆地的干早程度 |
C.减少周边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概率 | D.带动山麓地带的农业发展 |
A.绿洲地区大规模种植人工林 | B.干旱地区实行跨流域调水 |
C.大力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 | D.广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伊朗亚兹德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来通风。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伊朗亚兹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题。
【小题1】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
A.地理环境闭塞 | B.定期维护修理 |
C.地质构造稳定 | D.气候条件干燥 |
A.风沙侵袭频繁 | B.地下水资源丰富 |
C.气温年较差较大 | D.土壤直立性强 |

【小题1】动态模拟地球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为(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A.臭氧层破坏 | B.全球气候变暖 | C.水污染加剧 | D.地表沉降 |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
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
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的氧气 | B.水蒸气分解形成 |
C.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 |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