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 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乙地风能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加重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资源的有限性B.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减少
C.我国自然资源贫乏D.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浪费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6月23日至10月23日,挪威人奥斯兰和他的团队利用一艘帆船完成了环北冰洋的航行,有力地说明北极冰融化的程度。

(1)6月23日帆船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说出该渔场的名称及主要成因。当他们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航行,途中看到典型的峡湾地貌景观,说出其主要形成原因。
(2)第①段航行结束时,来到了港口摩尔曼斯克(约680N),分析其终年不冻的原因并简述第②段航行期间经过的沿岸陆地所属的干湿地区及成因。
(3)分别说出奥斯兰选择6—10月进行环北冰洋航行的原因和第②段航行期间帆船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
(4)试描述在第②到第④段航行期间摩尔曼斯克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2011年5月奥斯兰在“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到:“1990年我和两位朋友进行第一次极地探险。那个时候,冰盖比较厚实,经常能看到3到4米厚的冰盖。然而到了2007年我们重访北极地区,测量冰盖的厚度,得到的结果是多数地区在1.5到2米之间。” 北极冰大量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事实依据,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5)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6)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台风影响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缓解温室效应的对策。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辽阔的海洋有无尽的宝藏。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是
A.滨海潮汐发电B.海水淡化利用C.海洋石油钻探D.滨海盐场晒盐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小题2】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
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降低GDP增长速度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

材料一:中、美和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比较

 

消费量*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其他再生能源

中国

2972.1

17.5%

5.6%

66.0%

1.0%

8.1%

1.8%

美国

2298.7

36.4%

30.2%

19.7%

8.3%

2.6%

2.8%

世界

12928.4

32.6%

23.7%

30%

4.4%

6.8%

2.5%

 

*按百万吨油当量计算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场分布图。


(1)通过比较,归纳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数量与消费结构的特点。
(2)概括我国风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3)图中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目前却没有建设风电场,分析其中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范围的纬度增高,其根本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我国北方气温增高
B.季风变化导致雨水充足
C.土地和水污染使植物基因变异
D.种植业的技术越来越发达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结合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
A.呈直线上升趋势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不大D.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小题2】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小题3】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   )
①高山雪线上升
②高纬冻土融化    
③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④全球普遍干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边坡通常是指因工程建设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斜坡。近年来,重庆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区边坡数量迅速增加。下图为重庆市某处边坡治理场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重庆市城区边坡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①地势崎岖不平 ②城区面积扩大 ③旅游人口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③
【小题2】边坡可能发生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为防治此类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拓宽城市道路B.修筑护坡工程C.迁出当地人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人口约13万,仅占全省总人口的2.2%。该县塔拉滩平均海拔2920m,光照充足,近年来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下图是光伏电园区局部图。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其原因在于当地海拔    (填“高”或“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    (填“强”或“弱”)。
(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既可以    (填“增大”或“减小”)羊群的活动空间,同时也    (填“增大”或“减小”)杂草对光伏板吸收太阳辐射的影响。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作答。
①该地光伏电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该园区生产的电能主要供应当地市场。
③“能牧互促”为光伏电园区节省除草的人工成本。
(4)园区光伏发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发电不稳定,请推测其中的一个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