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这些均说明自然资源具有
A.综合性B.有限性
C.广泛性D.不均匀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
★★★★
 
★★★★

★★★★
★★★
★★
★★★

★★

★★★★
★★★★


★★
★★★★

 
【小题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与省区川相比,省区新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该苏门答腊岛位置和山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当地计划沿海岸线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路线建设的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
【小题2】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
A. 谷地面积 B. 河流水量
C. 林木产量 D. 风俗习惯
【小题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 通风    B. 避灾
C. 采光    D. 美观
【小题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B.夏季、冬季C.春季、秋季D.冬季、秋季
【小题2】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不包括
A.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B.替代能源欠缺
C.交通方便
D.科技力量强
【小题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资源多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纪。下左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下右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小题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青藏高原滑坡、泥石流增多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该城区地处北京、天津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下列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作为滞洪湖泊,白洋淀以往“十年九涝”,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上游陆续建成134座大中小型水库。下图为“白洋淀位置示意图”。


(1)雄安新区发展与北京市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其具体表现。
(2)分析1958年以前白洋淀“十年九涝”的自然原因。
(3)雄安新区将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试推测其原因。
(4)简述雄安新区的设立可能对该地人文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