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云台山位于太行山南麓,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河水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等“云台地貌”景观。
【小题1】其中该地区峡谷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古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两侧岩层断裂下沉
D.流水侵蚀
【小题2】近期在云台山景区发现三叶虫化石,下列岩石与保存该化石的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3 11:4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 M 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M 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A.风力作用,春季
B.流水作用,夏季
C.海浪作用,秋季
D.冰川作用,冬季
【小题2】图中湖泊 M 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
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
【小题3】近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人湖水量逐渐增加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___________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3)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同类题3
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地貌的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地—风力侵蚀—砂岩
B.乙地—冰川侵蚀—花岗岩
C.甲地—流水溶蚀—石灰岩
D.乙地—流水侵蚀—石灰岩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某矿区(图示阴影部分)所在区域地层发布示意图,核心部分出露地表,矿区埋藏深度向四周总体增加,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矿区()
A.地质构造储水条件好
B.地形为断块山
C.地势北高南低
D.地质构造为背斜
【小题2】该矿区核心部分形成及出露地表的所经历的物质循环过程大致有()
A.火山喷发──变质作用──冰川侵蚀──地壳上升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外力侵蚀──岩层出露
同类题5
读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3分)
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仅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2分)
(3)图中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为:①是
,②是
,③是
。(3分)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2分)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河流侵蚀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