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D.蒸发量增加 |
A.降水下渗量减少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生活用水量增加 | D.城市热岛效应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_______。
(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_______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_____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水利部巳初步计划今后10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1 000元。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_______。
(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_______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_____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道是城市重要的景观之一。下图为佛山新城某处绿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城市绿道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小的是( )
【小题2】城市绿道面积增加,会( )

【小题1】城市绿道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小的是( )
A.地表径流 | B.下渗 | C.蒸发 | D.降水 |
A.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 B.改善城区局部气候 |
C.优化城市交通线路 | D.增加河流污染源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和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排水模式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条曲线相比(实线和虚线),表示修建海绵城市前的水位曲线是_________;这里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受_________和_________天气的影响。
材料一 江苏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将如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解决一下暴雨就“看海”的顽疾。
材料二 城市中新老两种排水模式比较图

材料三 江苏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海绵城市”前后的水位变化图

(1)根据水循环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和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排水模式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条曲线相比(实线和虚线),表示修建海绵城市前的水位曲线是_________;这里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受_________和_________天气的影响。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上图,对比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2)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许多大城市,夏秋季节均出现了城市内涝,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1)结合上图,对比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2)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许多大城市,夏秋季节均出现了城市内涝,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③表示( )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③表示( )
A.下渗 | B.地表径流 |
C.蒸发 | D.降水 |
A.人类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① |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减少② |
C.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可以增加③ |
D.用透水材料铺设路面,可以增加④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4)俗话(我国南方地区)说:“江无底,海无边。”其中“海无边”是说海洋面积广大,那么“江无底”真是说江很深,深不见底吗?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4)俗话(我国南方地区)说:“江无底,海无边。”其中“海无边”是说海洋面积广大,那么“江无底”真是说江很深,深不见底吗?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____环节。(填字母)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____环节。(填字母)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把水桶看成陆地,该方法则类似于 循环过程,该过程的意义是什么?
(3)该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出人类利用和施加影响最大的哪个水循环环节?试举例说明该环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利用的方式。
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开发水资源、开源节流成为国际重点问题。我国某学校开展了一次“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的开源思路征集活动,小明同学提供了一套简便的方法。下图为该方法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把水桶看成陆地,该方法则类似于 循环过程,该过程的意义是什么?
(3)该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出人类利用和施加影响最大的哪个水循环环节?试举例说明该环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利用的方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①②中由外力形成的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地貌类型)。
(3)图中M处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丙箭头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白天/夜晚)。

(1)图中岩石①②中由外力形成的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地貌类型)。
(3)图中M处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丙箭头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白天/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