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各水体处于不断________ 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水循环还是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着________ 。
(3)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________ 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长江主要参与的是________ 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_ 。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①
④
(2)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各水体处于不断
(3)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关于水圈构成及各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是构成水圈的主体 |
B.大气水虽然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
C.固态水只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其他地区没有分布 |
D.各种水体中,只有陆地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活动。

(1)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_地。
(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________.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

(1)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_地。
(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________.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_______。
(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_______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_____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水利部巳初步计划今后10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1 000元。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_______。
(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_______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_______;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会给城市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考虑,为解决天津市水资源不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某地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天津市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而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00立方米。天津自然降水量年均不足6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柏油、沥青路面占比较大,城市地区降水多通过雨水井排入河道,加之有时雨污分流不够彻底,导致雨水被污染,无法再利用。
(1)图中甲、乙、丙三大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 和 它们共有的水循环环节是 和 。(2)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会给城市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考虑,为解决天津市水资源不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_上各种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④使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小题3】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1】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_上各种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④使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海洋蒸发 | B.地表径流 | C.水汽输送 | D.凝结降水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4)俗话(我国南方地区)说:“江无底,海无边。”其中“海无边”是说海洋面积广大,那么“江无底”真是说江很深,深不见底吗?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4)俗话(我国南方地区)说:“江无底,海无边。”其中“海无边”是说海洋面积广大,那么“江无底”真是说江很深,深不见底吗?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____环节。(填字母)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____环节。(填字母)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小题2】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
B.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
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 |
D.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 |
A.①环节 | B.②环节 | C.③环节 | D.④环节 |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是( )
【小题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最( )
【小题3】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小题4】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小题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是(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 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
C.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 水汽输送 | 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修建机井 | B.修建水窖 | C.植树造林 | D.跨流域调水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