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江苏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将如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解决一下暴雨就“看海”的顽疾。
材料二 城市中新老两种排水模式比较图
材料三 江苏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海绵城市”前后的水位变化图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