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D.蒸发量增加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6 10:4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水循环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水汽输送
B.②一下渗
C.⑤一海水蒸发
D.⑥一降水
【小题2】城市中渗水砖的大量铺设,导致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减少
D.④增加
同类题2
黄河干流上有大中型水利设施30座。这些工程主要施加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同类题3
长沙在在许多街道采取了包括透水沥青铺装、碎石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其目的是( )
A.增加地表径流
B.增加雨水下渗
C.减少地表蒸发
D.降低地表温度
同类题4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城市化后洪水过程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信息反映了城市化后易引发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内涝
D.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同类题5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采用该技术的观測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周围地区
A.空气湿度增加
B.云雾天气减少
C.气温日温差减小
D.土壤盐渍化减轻
【小题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水库干涸
B.水面结冰
C.降水量少
D.风速增大
【小题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汉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