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9示意中国某小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有
A.降低地下水位
B.加重水体污染
C.解决缺水问题
D.减轻城市内涝
【小题2】从综合效益考虑,该系统最适宜的推广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5 05:5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402. 55平方千米,达到了近12年来的最大值。这也是从2005年开始,青海湖面积连续8年实现增长。尤其是2013年5月中旬以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降水量大部分偏多,充沛的降水量使青海湖来水量增加,面积不断增大。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青海湖流域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青海湖水量补给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
B.青海湖流域的水循环不断影响当地地表形态
C.青海湖流域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
D.青海湖对于布塔河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小题2】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8年呈递增趋势,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
B.青海湖流域内植被得到保护,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和高原季风趋强,导致青海湖流域有降水增多的趋势
D.青海湖流域内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用水减少
同类题2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曲线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单位:mm),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甲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请分析该国种植油橄榄的有利区位条件。
(3)甲国海洋运输业发达,请分析该国发展海洋运输业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3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同类题4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小题2】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减弱
B.b增强
C.c增强
D.d减弱
【小题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年径流量增大
B.流速加快
C.丰水期水位上升
D.枯水期水位上升
同类题5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