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呈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年降水量达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达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奥里诺科河中游平均河宽1-1.5千米,下游平均河宽2千米左右,水位年变幅为12米,河道为均匀剖面,平均坡降约为0.045‰。奥里诺科河年平均输沙量约3.52亿吨,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的涨水季节,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水位下降的过程中。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图中①②③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
(2)分析①③两地区年降水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试解释奥里诺科河一年中汛期前后两次沙峰的成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①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M压带的名称为      。
(2)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定此时为北半球为 季,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
(3)试分析赤道地区对流层高度比其他纬度高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某季节局部地区简图。


(1)洋流①的流向是 ,其性质为 流。
(2)甲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附近。
(3)此季节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被亚欧大陆上形成的 (填具体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切断,受该大气活动中心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风。
(4)从地形角度说明乙海湾沿岸“城市群”形成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亚洲地区山脉和河流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终年控制丙地的气压带是 ▲   ,其气候特征是
(2)甲处所示为世界著名的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受   ▲   和印度洋板块
▲    而成。乙区域为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    
(3)图示季节亚欧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  ▲ (选填“高”或者“低”),控制亚欧大陆的是(大气活动中心名称)。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乙地风向是
(4)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丁地区的盛行风向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压比乙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D.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小题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B.丁代表岩浆岩
C.②代表重熔再生D.③代表变质作用
【小题3】若此图表示水循环示意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
A.①代表水汽输送B.①代表地表径流
C.②代表蒸腾作用D.③代表蒸发
【小题4】若此图表示大西洋洋流循环示意图
A.②为日本暖流B.③为加那利寒流
C.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②为巴西暖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
【小题2】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图是
A.①B.②
C.③D.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多,形成赤道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是指向北的气流逐渐由南风偏转为西南风
C.副热带上空不断堆积的大气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近地面形成了高压带
D.在南北纬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高气压带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暖湿B.冷湿
C.热干D.冷干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