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右图为8月某日南美洲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沿海的高地是天文观测的完美之地,一些天文学家正份建史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以便观测更多更遥远的天体

(1)说出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部位,并阐述其原因。
(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美之地”的区位条件。
(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下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
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
【小题3】读苏门达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B.烧荒后肥力下降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D.作物生长需肥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2019年2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hPa)。


(1)按气流运动状况,甲处属于 (天气系统),并简析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2)未来几日,受锋面系统影响乙地气温 (上升/下降),气压 (上升/下降),出现_________天气。试从防灾角度提出乙地农业防御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植物的含水量、气温及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植物含水量日变化线B.新疆瓜果甜与②线相关
C.③为气温日变化线D.植物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
【小题2】如果该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则此时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高压势力最强B.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C.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D.地中海沿岸的葡萄进入成熟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如下图),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说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在当地易引起火灾及损失严重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荷兰是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国家,风暴潮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下图示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堤防闸坝组成的防潮抗洪系统,其闸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荷兰沿海风暴多发的原因是
A.靠近台风发源地区B.常年受西风影响且地势低平
C.海岸线长,摩擦力小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小题2】以下情形中,堤坝闸门需要打开的是
A.海水低潮位时B.风暴潮发生时
C.河流枯水期时D.河流结冰期时
【小题3】适当时刻打开闸门,可以减轻
A.海水的入侵B.土地盐碱化C.河水的泛滥D.风暴潮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图1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2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N处所属的海底地形类型为______,其特点是_____。图中M处海底50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_____。
(2)淮北盐场_________季产盐量最大,分析其原因。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等,请提出解决的对策。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70多个小岛组成,大部分岛屿为火山岛,部分火山仍有间歇活动。在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浪花,数以亿计的海鸟和成百上千的座头鲸会出现并追逐浪花,随着浪花的消失,它们也逐渐退去。据考察队探究发现这些海鸟和座头鲸是被该地丰富的深海磷虾所吸引。下图为群岛所处的位置。


(1)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图中气压中心的形成原理。
(2)群岛上多苔藓、草甸,无高大树木,分析原因。
(3)分析不定期出现的浪花的动力。
(4)简述大量海鸟及座头鲸经常聚集出现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为气压带,为风带)


材料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2)。


材料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3)。


(1)图1表示的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⑥表示的风带是_____。
(2)图2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②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受②和⑥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E处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
(4)图3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受其控制地区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下沉),B所在风带的风向:_____。
(5)图3中甲图表示的北半球_____季(春、夏、秋、冬)气压带的位置,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亚马孙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它是造成当地植被破坏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与其同纬度的东非高原形成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
(4)该地区的植被是____________,自然带是____________。该地区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