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小题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小题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炎热干燥 | B.高温多雨 | C.温和干燥 | D.温和湿润 |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_________
(3)陆地上终年受图中D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_____,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4)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_________
(3)陆地上终年受图中D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_____,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4)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小题1】图中
A.①为东南信风 | B.②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
C.③为高空南风 | D.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
A.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 B.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 |
C.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北风影响显著 | D.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40°盛行西南风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盛行西北风 | D.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美之地”的区位条件。
(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右图为8月某日南美洲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沿海的高地是天文观测的完美之地,一些天文学家正份建史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以便观测更多更遥远的天体
(1)说出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部位,并阐述其原因。(2)简述甲地成为“天文观测完美之地”的区位条件。
(3)简述①山脉植物种类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的环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说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在当地易引起火灾及损失严重的原因。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如下图),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说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在当地易引起火灾及损失严重的原因。
荷兰是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国家,风暴潮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下图示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堤防闸坝组成的防潮抗洪系统,其闸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荷兰沿海风暴多发的原因是
A.靠近台风发源地区 | B.常年受西风影响且地势低平 |
C.海岸线长,摩擦力小 |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
A.海水低潮位时 | B.风暴潮发生时 |
C.河流枯水期时 | D.河流结冰期时 |
A.海水的入侵 | B.土地盐碱化 | C.河水的泛滥 | D.风暴潮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表示的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⑥表示的风带是_____。
(2)图2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②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受②和⑥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E处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
(4)图3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受其控制地区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下沉),B所在风带的风向:_____。
(5)图3中甲图表示的北半球_____季(春、夏、秋、冬)气压带的位置,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为气压带,为风带)

材料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2)。

材料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3)。

(1)图1表示的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⑥表示的风带是_____。
(2)图2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②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受②和⑥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E处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
(4)图3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受其控制地区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下沉),B所在风带的风向:_____。
(5)图3中甲图表示的北半球_____季(春、夏、秋、冬)气压带的位置,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
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亚马孙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它是造成当地植被破坏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与其同纬度的东非高原形成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
(4)该地区的植被是____________,自然带是____________。该地区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1)亚马孙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它是造成当地植被破坏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与其同纬度的东非高原形成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
(4)该地区的植被是____________,自然带是____________。该地区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