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小题1】关于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 |
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
C.①地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②地冬李风强于夏季风 |
D.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害 |
A.①地高温多雨 | B.②地寒冷干燥 |
C.③地形成高气压中心 | D.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40°盛行西南风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盛行西北风 | D.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下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小题2】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
【小题3】读苏门达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气温 | B.降水 | C.风向 | D.光照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 | B.烧荒后肥力下降 |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 D.作物生长需肥多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表示的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⑥表示的风带是_____。
(2)图2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②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受②和⑥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E处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
(4)图3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受其控制地区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下沉),B所在风带的风向:_____。
(5)图3中甲图表示的北半球_____季(春、夏、秋、冬)气压带的位置,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为气压带,为风带)

材料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2)。

材料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3)。

(1)图1表示的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②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⑥表示的风带是_____。
(2)图2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②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受②和⑥交替控制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E处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
(4)图3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受其控制地区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下沉),B所在风带的风向:_____。
(5)图3中甲图表示的北半球_____季(春、夏、秋、冬)气压带的位置,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
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且只分布在纬度30-4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4】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
B.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C.C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 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 B.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
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 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析影响几内亚湾地区气候形成的因素。
(3)说明图中夏季盛行风的形成过程。
尼日尔河(下图)是西非主要河流,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全长4200千米,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1)分析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析影响几内亚湾地区气候形成的因素。
(3)说明图中夏季盛行风的形成过程。
阿瓦什国家公国(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国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图c)。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移雨林树种 | B.抛洒动物粪便 |
C.设游客投食区 | D.清除沿途杂草 |
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江苏省正值 ( )
【小题2】与图中N地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

【小题1】此时江苏省正值 (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 | B.![]() |
C.![]() | D.![]() |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小题2】乙图所示季节( )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 |
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 |
C.海河径流量变大 |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强 |
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澳大利亚北部也会出现风向随季节转换的现象。下图所示的西北风出现的时间及性质是


A.1 月冷、干 | B.7 月冷、干 |
C.1 月暖、湿 | D.7 月暖、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