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季风环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6年10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西部城市果阿举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果阿5月份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果阿雨季的降水主要来自( )

【小题1】果阿5月份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
B.雨季未到,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
C.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强 |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 |
A.西南季风 | B.东南季风 |
C.东北信风 | D.盛行西风 |
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 ________ 。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冬、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 _____。
(3)通常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_____,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___ ____。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 ____,它将_________ __气压带切断。
(5)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 ________ 。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冬、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 _____。
(3)通常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_____,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___ ____。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 ____,它将_________ __气压带切断。
(5)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点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小题2】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PQ间的水平气流为
【小题3】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小题1】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点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A.一直下降 | B.一直上升 | C.先上升后下降 | D.先下降后上升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两者均加强 | B.两者均减弱 |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 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下沉 干燥 | B.上升 湿润 |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请说出A、B、C、D四处的风向。
(5)此季节,意大利罗马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请说出A、B、C、D四处的风向。
(5)此季节,意大利罗马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下图为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小题2】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 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小题3】图中近地面C点的风向是 ( )

【小题1】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A.A是高压,B是低压 | B.A是低压,B是高压 |
C.A、B都是高压 | D.A、B都是低压 |
A.1024、1032 | B.1000、1032 | C.1016、1008 | D.1008、1024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小题3】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
以下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 B.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
C.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
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局部区域某时海平而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小题2】7月,乙地农业生产最需解决的问题是( )
【小题3】图中丙地农业的形成因素主要是( )

【小题1】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 B.偏北风 | C.偏南风 | D.偏西风 |
A.保温 | B.排涝 | C.施肥 | D.灌溉 |
A.饲料和变通 | B.饲料和市场 | C.市场和科技 | D.交通和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