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季风环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表,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小题2】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北京某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A.冷锋 | B.反气旋 | C.暖锋 | D.低气压 |
A.气温低、天气晴好 | B.气温低、阴雨天气 | C.气温高、天气晴好 | D.气温高、阴雨天气 |
关于下图所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会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 |
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 005百帕,M点气压为1 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 )
【小题2】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 005百帕,M点气压为1 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
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 |
C.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南移 |
D.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受低压控制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1)指出右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及其名称,并分析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比较图中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与西部表层海水温度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热带海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气压的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
(4)指出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原因。
(5)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1)指出右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及其名称,并分析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比较图中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与西部表层海水温度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热带海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气压的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
(4)指出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原因。
(5)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
下面图甲为某气压带及两侧的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表示五个不同的沿海地区受A、B、C三个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时间长短。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乙中①—⑤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分别是
【小题2】下列四幅垂直方向的等温面与等压面的组合图中,能正确表示图甲中A气压带的是


【小题1】图乙中①—⑤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分别是
A.①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 |
B.②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 |
C.③④两地区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半年都盛行西南风 |
D.⑤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1978~2015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2】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可能造成( )

【小题1】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 |
B.反映了北极地区逐年变暖 |
C.有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
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
A.海南省出现冻雨天气 | B.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加重 |
C.0 ℃等温线向南移动 | D.新疆短时间出现融雪洪水 |
下图为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月份为 _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该月,甲地盛行风向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

(1)该图所示月份为 _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该月,甲地盛行风向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

读某时刻75°E-110°E经向环流图,下图中箭头表示该区域大气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可能表示的月份是
【小题2】形成该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可能表示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图中高原地区该季节形成热源 |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向北移动 |
C.低纬度海区海洋气温下降,气流下沉 | D.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增强 |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小题3】下列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的判断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A.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
B.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
A.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
B.乙处阴雨天气多 |
C.丙处附近纬度太高,不利于渔场形成 |
D.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图示意中央气象台在某年2月4日发布僵大风降温预报情况(局部),温度数值表示降温幅度值。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预计2月5日-6日期间,图中①②③三地主导风向应分别是
【小题2】与③地相比,④地降温幅度情况和影响因素分别是

【小题1】预计2月5日-6日期间,图中①②③三地主导风向应分别是
A.东北风、东北风、西北风 | B.东北风、东北风、东北风 |
C.西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 D.西北风、西北风、西北风 |
A.小 冬季风 | B.大 地形 | C.小 海陆分布 | D.大 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