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气温较高是(   )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2】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气压较高是(   )
A.甲B.乙
C.丙D.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A层的某地, 该地位于北半球。

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升高或降低)。
(2)图P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是____。
(3)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
(4)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5)若图P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中国东部季风环流
C.人造烟幕防御霜冻D.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图中甲、丁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
(2)若该模式图表示“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图中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则图中所示情况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夜里的海风B.夜里的陆风C.白天的海风D.白天的陆风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环节。
(4)若该图为某大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图中④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_________。(至少答一个)若该图为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大渔场分布的是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我国东部沿海某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2分)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 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夜间海陆风的形成:在夜间的海滨,因为陆地降温迅速,近地面温度偏 ,形成 气压,海面因降温迟缓,温度偏 ,形成    气压,因此近地面形成了夜间的海陆风。在下图中补充箭头,画出夜间海陆风的方向,完成海陆风示意图。(6分)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2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风强劲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2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B.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C.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D.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风,丙、丁之间的风向为 风。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若图示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 地。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半球热力环流不完整图,甲、乙表示近地面,丙、丁表示高空。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用箭头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若图示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 地。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河谷夜雨多B.山顶昼雨少
C.河谷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小题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