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小题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03 09:33: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 “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同类题2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
读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上界
【小题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将达到
D.先降低后升高
同类题4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于2012年某日乘氢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高空后,从太空舱里跳下,成功落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热层
D.散逸层
【小题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 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 → 丙→ 丁→ 乙 → 甲
B.乙 → 丙→ 甲→ 丁 → 乙
C.丁 → 丙→ 甲→ 乙 → 丁
D.乙 → 甲→ 丙→ 丁 → 乙
【小题2】若 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