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
【小题2】与甲地相比较,乙地

【小题1】图示地区
A.位于热带地区,南北距离约4400千米 |
B.地形以盆地为主,河流水系呈向心状 |
C.洋流向北流动,流经海域易形成渔场 |
D.地处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A.雨季持续时间更短 | B.一年中任何一天白昼时间都更长 |
C.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小 | D.春分日这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更大 |
读下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小题3】【小题4】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小题5】【小题6】考察船到达B地,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小题1】【小题2】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 B.3月 | C.6月 | D.9月 |
A.28° | B.42 | C.48 | D.62 |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C.2330千米 | D.4660千米 |
下图为某男士度假时在当地正午前后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提示:一般成年人的身高是脚长的7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小题2】该男士度假的地点可能位于
【小题3】此时,度假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小题1】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A.30° | B.45° | C.60° | D.90° |
A.大洋洲北部地区 | B.北美洲的西海岸 |
C.非洲中部刚果盆地 | D.亚洲较低纬度地区 |
A.飓风多发,暴雨成灾 | B.盛行西北风,天气晴朗 |
C.日影达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 D.附近大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
2017年1月28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
【小题2】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
A.都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 |
C.都向北移 | D.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 |
下图是12月22日某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代表大连的是(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代表大连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若A B C D分别代表四节气,则这四节气分别是(按顺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远日点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是_______,近日点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是_______。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A段
(4)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______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A段)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若A B C D分别代表四节气,则这四节气分别是(按顺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远日点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是_______,近日点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是_______。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A段
(4)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 ;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______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A段)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白露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9月的7、8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小题2】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为360°,顺地球公转方向,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白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
【小题1】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A.秋分 | B.寒露 |
C.霜降 | D.白露 |
A.105° | B.165° | C.195° | D.285°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黄经0°起,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见下图)。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共12个;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共12个。“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统称二十四节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
【小题2】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
A.60° | B.240° |
C.150° | D.210° |
A.“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冬至” |
B.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一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
C.“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 |
D.二分、二至分别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