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2016年11月20日20时,位于极圈与21°W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 )
【小题2】拍摄该云图时( )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 )
A.为北半球反气旋 |
B.生成于太平洋洋面 |
C.会发展成强台风 |
D.带来强雨雪天气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B.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
C.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 |
D.该区域可见到“午夜太阳” |
下图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北纬30度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4)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北纬30度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4)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X的天数是
【小题2】由表可知,纬度相同的地方,北半球的极昼期比南半球的极昼期长,其原因是

【小题1】表中X的天数是
A.103 | B.111 | C.113 | D.117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 B.地球在公转速度的变化 |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济南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济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半年比夏半年略长 |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
C.白露与寒露的昼长相同 | D.立春与立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
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读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张家界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小题2】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称为“冬至一阳生”。从地球运动的规律来看,这是因为冬至日
【小题3】下列节气中,关于张家界市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张家界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 B.立冬与立秋 | C.雨水与处暑 | D.小满与大暑 |
A.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阴阳平衡 |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白昼逐渐增长,阳气回升 |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阳气最盛 |
D.太阳高度角最大,得到太阳辐射最多,阳气最盛 |
A.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 |
B.惊蛰和清明节气日,日出时间相同 |
C.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是受冷锋影响 |
D.秋分节气日前后,可观赏到油菜花开烂漫 |
2018年1月2日至5日,政协张家界市七届二次会议在张家界隆重召开,结合“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大会召开期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以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依次是
【小题2】下列有关本次大会召开期间发生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本次大会召开期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以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依次是
A.向北移动 d—a之间 | B.向南移动 a—b之间 |
C.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b—c之间 | D.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c—d之间 |
A.张家界此时受亚洲低压控制 | B.张家界高温少雨 |
C.张家界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张家界盛吹西南风 |
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地球的位置是
【小题2】当地球位于位置①时,北半球
【小题3】地球从位置②公转到位置③
【小题4】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的过程是

【小题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地球的位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B.昼最长 |
C.纬度越高昼越短 | D.有极夜现象 |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 D.南半球昼变长 |
A.位置①→②→③ | B.位置②→③→④ |
C.位置③→④→① | D.位置④→①→②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L为________(晨线/昏线)。
(2) A、B、C三地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此时B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L为________(晨线/昏线)。
(2) A、B、C三地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此时B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C→D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距远日点最近的位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地球公转至A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灵宝(3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当地一年中最长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4) 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灵宝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_______。
(5)地球在C位置时,下列地点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南极长城站 ②曾母暗沙 ③灵宝 ④漠河
(6)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点时,灵宝的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C→D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距远日点最近的位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地球公转至A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灵宝(3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当地一年中最长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4) 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灵宝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_______。
(5)地球在C位置时,下列地点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南极长城站 ②曾母暗沙 ③灵宝 ④漠河
(6)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点时,灵宝的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